本篇發表日期 2017/10/17
最近更新 2018/09/15
在〖裝修〗施工到完工的後段日子有提到設備工程
包括:空調冷氣、熱水器、抽油煙機及爐具、廚具、衛浴、燈具、門窗、窗簾...
HK HOME的設備工程只有將窗簾換掉,
但 廚房;衛浴;燈具和窗簾 都想分享一下想法
包括:當初的抉擇、自行調整的部分、入住五個月的使用心得...
這篇來分享『衛浴』部分
在〖看房〗我們這樣設預算和條件有提到 “兩個馬桶”是在意但非必要的條件
因為覺得有1.5套或2套衛浴很棒,減少搶廁所的掙扎
(一套表示洗澡+馬桶,半套表示馬桶)
另外在〖裝修〗施工到完工的前段日子中的泥作工程
有提到主臥浴室牆面裂縫的問題,目前都還好
雖然衛浴設備我們沒有整修,但入住後使用客衛洗澡
發現乾濕分離的玻璃下方會有水滲出來
--------以下為 浴室重新填縫的故事----------
拖了至少三個月,Horse突然開始行動要重新填縫
就在第20號卡努颱風共伴效應大雨的這幾天
刮除舊的silicon後,用水清洗縫隙,等待縫隙乾燥打上新的silicon
步驟說得簡單,但執行起來要花點力氣和時間
2017/10/13 Horse只穿一條內褲、戴著登山頭燈、手拿修甲工具施工
(實在太不專業就沒照相了 😅)
上圖⬆️就是重新打的那條silicon~
刮除舊的silicon其實滿費時費力
乾燥過程天氣都是雨天,開著大樓衛浴配備的五合一乾燥6小時
隔天Horse用吹風機吹仍有水氣,就再多乾燥一天
直到10/15晚上才打上silicon,五金行只剩下白色的,號稱有防霉
因為我們沒有要打很多地方,五金行建議買牙膏擠壓式的,就不用額外買槍
但Horse說一隻手很難擠,要很用力,所以打得很醜
還用手指沾泡泡水補救又抹平整,不過我還是覺得打得很漂亮耶❤️!
----------故事結束分隔線-----------
衛浴的大設備
▣ 關於衛浴如果有2套,空間也足夠,網路上很多人建議可以安裝浴缸
有人說可以儲水、洗嬰兒、泡澡...
雖然還沒有面臨儲水或洗嬰兒的需求,也沒有泡澡習慣,
但主臥浴缸還堪用就先保留,只是多加浴簾減少水濺到地板
洗嬰兒應該也是用小澡盆,不過或許是大人泡浴缸,小孩泡澡盆,一起洗的概念吧?
▣ 客衛沒有乾濕分離拉門~本來猶豫要不要加裝,但後來決定先加浴簾
因為不是每天在客衛洗澡,不會每天地板都很濕
然後拉門要佔據一些空間、也會藏污、用久會損壞(凱莉娘家用了快15年瀕臨解體)
如果沒有乾濕分離的拉門,浴簾是個好選擇
浴簾的花色當初也抉擇超久,後來還是最喜歡藍色的寧靜清爽
主臥的浴簾在HOLA購買399元/式,客衛的尺寸比較特別,市面上的尺寸都過大
所以是在網路伊頓家居訂製280元/式
---------2018.09.15 更新-----------
主臥浴簾下半段有一些發霉情形,有點洗刷不掉...
雖然洗澡後會使用冷暖空調乾燥機,但下半段多少會碰觸到浴缸,
很難完整拉開乾燥導致的吧?
不過我覺得還沒髒到需要更換,如果到時候更換~
再來研究有沒有不一樣的材質或是設備嘍
▣ 洗手槽下方的櫃體,是一個收納空間,可以放置清潔用品和垃圾袋
也可以將洗手槽的管線遮住,減少灰塵、增加美觀
有人會把衛生紙、衛生棉或新的盥洗用品放在浴室櫃子,
但我沒有,因為覺得浴室相對水氣重,擔心衛生問題就沒放
▣ 馬桶也是屋主留下的,牌子是TOTO
因為前屋主是日本人,好像習慣使用免治馬桶
我們目前還沒有使用過清洗屁屁的功能XD
不過冬天屁屁做到溫暖的馬桶坐墊真的很幸福
▣ 現在很多大樓都配備三合一或五合一的冷暖空調乾燥機
我覺得還不錯,至少地板不會一直濕濕的
至於冷暖空調,天氣熱就洗冷水,
天氣冷時開暖氣,真的會有熱風出來,有比較溫暖的感覺~
希望效果不錯,這樣以後洗baby比較不用擔心受寒
順帶一提,之前參加宗億新居落成時,被推薦裝「恆溫式」熱水器
可以依照天氣設定溫度,熱水打開就是那個溫度,太燙再轉冷一些
覺得安全又方便,雖然HK HOME熱水器堪用沒有更換
但有一天損壞,如果重新裝修➡️ 想更換為恆溫式的熱水器
衛浴的小配備
▣ 垃圾桶我覺得浴室的一定要有蓋子、不要太大,
垃圾不見客比較不尷尬&督促自己勤倒垃圾
當時想過感應式的,但Horse覺得多個故障風險
最後決定買umbra的飛躍衛浴系列,一紅(客衛)一海軍藍(主臥)
當時以392&437元/特價購入,700元/ 原價
使用到目前快一年,意外隔臭效果很好!
其實,新古屋其實糞管、下水道都設計過,
個人覺得:買可溶於水的衛生紙,直接丟馬桶最衛生
只是,Horse的老家馬桶常阻塞,他說還是丟垃圾桶好
所以倒垃圾就是他的工作了!
▣ 浴室衛生紙架,大樓配備捲筒衛生紙架,所以就沒有額外添購
原本配備的位置也不太會噴濕,使用上也沒有太大困擾
只是HK HOME需要購買三款衛生紙:抽取式衛生紙、廚房紙巾、浴廁捲筒衛生紙
反正衛生紙是Horse在管理,對我影響不大~
▣ 大便腳踏墊,原價1480元,以948元/優惠價購入
這個完全就是被網路影片洗腦,大便姿勢就是要:黃金35度角!
然後那陣子一直在添購新家設備而手滑自citiesocial
不過Horse說感覺不錯用,有時候我也覺得好像比較順利💩
▣ 肥皂架則是GEKKO掛酷的產品,原價650元/入,當初三個優惠1070元/3入
在廚房設備一文也有使用,缺點是當肥皂太小時會有掉落的可能性~
▣ 牙刷架也是必備,主臥是去花蓮民宿自己手作陶土的作品,無價
客衛則在HOLA挑選了易牢永逸的產品,側邊可以順便掛擦手毛巾,759元/個
有些人還需要漱口杯,我們都用手,所以沒有挑可放杯子的款式
▣ 浴室的擦手毛巾是HOLA的黃色小鴨造型,119元/條,一樣買兩條替換清洗
▣ 浴室拖鞋當然要防滑、不怕濕、好清潔,
購於HOLA 199元/雙,主臥跟客衛各買一雙
---------2018.09.15 更新-----------
目前拖鞋沒有明顯卡垢或發霉情形,
或許跟乾濕分離(我們不會穿著浴室拖鞋洗澡)、使用冷暖空調乾燥機有關吧
▣ 浴室腳踏墊,現在正流行的硅藻土當然要跟風一下
就算髒髒的也不太影響吸水力,我覺得比棉或布材質更好
從特力屋買的 899元/個,腳踏墊下方我們有多放一塊防滑墊 233元/捲,
除了防滑外,因為硅藻土比較硬,怕直接碰觸地磚不好
---------2017.11.29 更新-----------
網路硅藻土清潔方式滿多種:砂紙磨、濕布擦、直接水沖用清潔劑+海綿刷、
酒精消毒、通風處陰乾(不要大太陽曬會裂掉)、換新的...
我是用水沖→沐浴乳+高科技泡棉刷→沖水→酒精擦拭→吹電風扇
沖水後水分很快就被吸收,感覺就乾了~但我還是斜放讓它吹電風扇
使用6個月終於清洗一下,來張比較圖
-------------更新結束分隔線-------------
現在的衛浴設備也好多造型、功能、顏色、材質,都好令人心動
好家在我們衛浴設備都還堪用,沒有額外去逛衛浴設備的裝修裝潢
就連馬桶刷雜貨店買的陽春款,超耐用就沒換啦!佩服自己沒亂手滑~
畢竟去旅遊看到一些衛浴的設備或設計,都好想整套搬回家
不過~如果重新裝修 ➡️ 想重新砌瓷磚,做些不同造型~
最後一樣來一張HK HOME部分衛浴小物的美美合照(照片來自購買的官網或app)
閱讀其他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