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發表日期 2017/ 09/01
最近更新 2019/03/18
我們把『裝修房子的流程』分成4個步驟
→ 第二節 與專業團隊討論
→ 第三節 進場施工
→ 第四節 驗屋交屋
與居住成員討論後的想法、喜好
記得拿出來與專業團隊討論
第二節 與專業團隊討論
以下再列點說說「與專業團隊討論」的過程
2-1. 專業團隊要找誰?怎麼找?
2-2. 與設計師討論的日子
2-3. 看設計圖要注意什麼事?
2-4. 裝修有哪些費用?
2-5. 裝修各期付款比例
2-1. 專業團隊要找誰?怎麼找?
從團隊或個人工作室,到各大傢俱公司合作的設計師~選擇其實很多
但我們覺得詢問朋友裝修經驗,有沒有推薦的還不錯
當然也可以從網路看作品時,聯絡符合風格的設計師
有人只找一位設計師就決定 (發發就是~)
也有人看了一些設計師的圖後才決定
以HK HOME來說,Horse和我先“激烈辯論”每個空間的規劃
大部份空間已有想法,希望設計師專業建議跟優化,也期待不同設計
所以從系統傢俱公司和朋友介紹的設計師先各選擇一位,再依設計圖決定
在系統家具部分,比較常聽到的有:歐德、綠的傢俱、三商美福
最後選擇歐德Order,爬文當然正反評價都有,但滿多朋友推薦
凱莉哥也說歐德算不錯,剛好透過房仲張先生,間接認識 卓設計師
在個人工作室的設計師,問了Horse的高中大學朋友、凱莉大學室友發發
最後考慮Horse高中朋友介紹的學妹45tilt 陳設計師
在2017/2/9 和 2/13分別約設計師實地丈量
過程中簡單溝通想法,把之前我們整理的圖案給設計師參考
而看初步設計圖的日子,通常是丈量後1-2週
分別在2/21 和 2/24看圖,也初步了解施工期、估價
比較系統傢俱和木作,價位和品質的影響因素太多,我們省略不比
以我們喜歡簡約風來說,也不需要木作的特殊線條工法
而能確認的系統家具優點,包括:
施工場地的污染(噪音、粉塵、甲醛...)相對少、相對環保、施工期短
我們決定選擇歐德,主要是我們想以系統家具為主
所以認為歐德的設計師應該能提供更多資訊、折扣
然後透過卓設計師認識他合作的
桃園大溪 木將 室內裝潢的簡師傅
2-2. 與設計師討論的日子
討論過程就不贅述了,就是不斷溝通理念、選材、挑色、費用...
注意平時使用習慣,現有及預計購買物品的尺寸(家具、電器)
例如:插座喜歡在桌面還是腳邊、文件書籍通常多大、喜歡的沙發款式、
衣服喜歡折起來還是吊掛、是否很多長大衣或長洋裝、 床&餐桌預計多大...
電器(冰箱、電視、電鍋、水波爐、咖啡機、印表機、奶瓶消毒鍋...)
打掃用品(吸塵器、除溼機、掃地機器人、空氣清淨機...)
這些使用習慣和用物尺寸,都會影響設計的細節
以HK HOME來說,私下想到就傳LINE溝通外
主要見面三次:3/5(林口總公司), 3/10(明德丹堤), 3/24(永和BPLUS CAFE)
3/11-3/15我們還去日本名古屋跑馬~
先來一張H & K不專業丈量圖 和 初步討論後卓設計師畫的圖 ↓ ↓ ↓ ↓
可惜沒有設計師丈量的圖做比較,
當初設計師還用空白方格紙自己畫,亂中有序,測量時很帥
我和Horse出動紅外線測距儀還是量得很矬很忙碌
2-3. 看設計施工圖要注意什麼事?
設計師出圖包括:丈量圖,平面圖,立面圖,3D圖,施工圖
其中,以平面圖又分很多:基地、建築、結構、設備
當裝修越多,出圖的數量越多;從每個空間、不同管線都可能出圖
不過客戶應該喜歡看3D圖 (我也喜歡 比較淺顯易懂)
因為有顏色、用材、質感,還模擬打燈、陽光下的感覺~
施工圖則由Horse到施工現場跟設計師確認,所以我也沒看到
設計圖因為修改很多次,所以會看很多次
重點是:不要認為之前確認過就省略
注意新的圖:修正的地方有改,不變的地方要保留
建議每次每張圖都看,說不定會想到不同的東西
再思考一下長寬高深(櫥櫃、抽屜、桌子、水槽...)
後期還要思考:插座位置、電線預留孔、顏色、材料...
以HK HOME來說,有丈量圖、建築平面圖、3D圖、施工圖
至於要打開的窗和隔間牆,需要現場施做才知道狀況,就沒出圖
那道牆就是在小孩房和主臥之間~
先來一張HK HOME空屋時的照片 (截圖來自 信義房屋互動看房)
2-4. 裝修有哪些費用?
裝修費用包括: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其他
以下說明一下這些費用的意義~
設計費:
① 設計前需要實地丈量,丈量費用各家業者和每位設計師不同
有些除了第一次出圖的設計費外,實地丈量當天也收取車馬費+時薪
最後是否簽約,也可能影響收費方式,總之,事先確認比較好
重點是:裝修設計就是一種專業,當然得付費
就像醫療一樣,看病沒拿藥還是得付掛號諮詢費啊!
② 以住家裝修來說,通常以坪數或總工程收費,
價差很大,3000~上萬元/坪;或總工程的5-20%
收費可能受到設計師的學經歷、知名度、資歷、案子難易度而不同
這種東西很主觀,價位、設計成果、客戶滿意度,這三者不一定相關
遇到有緣的設計師,設計成果符合雙方期待,設計費就值得
工程費:
工程費就是裝修工程項目的建材和工班費用
裝修工程項目包括:保護、拆除、水電、泥作、木作、油漆、空調、
磁磚、玻璃、門窗、衛浴、廚具、系統櫃、清潔
影響建材的原因:數量、品牌、等級、規格、製造地、保固期...
影響工班的原因:工班師傅(大工、小工、零工)的LEVEL(工法技術、年資、經驗...)
遇到一組好的工班,施工過程和成果確實,工程費才值得
這些資料在合約會都記載
不過我們覺得合約這種東西,遇到問題前,不會發現哪邊不清楚或不合理
① 以歐德保固期來說,正常使用下,系統櫥櫃及五金保固五年,永續服務
② 估價單與出圖的樣式相符嗎?
每項費用計算方式、建材的資訊清楚嗎?
例如:書桌只有3個抽屜,但屜頭跟屜牆卻各為4,表示多估1個抽屜費用
保護工程包含哪些部分?油漆批土幾次?上漆幾次?
清潔費是「粗部清潔」還是「細部清潔」?
廢棄物運送丟在大樓垃圾場還是廠商載走處理?
所以要減少預算,就是從這些項目去著手~
例如:衣櫃減少不必要的抽拉盤或把手,少一些五金或把手的費用
確認安裝浴缸的範圍不要鋪磁磚,清潔工程的「細清」自己打掃...
監工費:
前面提過有人自己畫設計圖+監工,只請『室內裝修施工業者』
或是只請『室內裝修設計業者』,自己找工班施工+監工
這兩種都不需要監工費,但自己要很懂設計施工,也有把握管得動工班
不然建議 委託設計師或其他專業人員監工,收費通常為總工程費5-10%
也有統包的工頭當監工,這時候監工費含在工程費中
監工就是讓工班把設計師的圖發揮到100分,甚至120分
→ 當設計施工圖不可行時,也能暫停工程,先讓客戶與工班、設計師討論
如果說設計師是作曲家,那工班就是交響樂團,工頭是首席,監工就是指揮
其他:
主要為室內裝修許可申請費、大樓管理保證金和清潔費
許可申請費請看 小院與姥姥 的文章
大樓管理保證金部分,通常在施工前先繳交,
完工後拆除保護工程,大樓管理員確認沒有損壞,就會退還
有些網友建議請廠商先付,除了督促廠商做好保護工程
當施工過程導致大樓公用空間損壞時,才能直接求償而避免廠商逃避
不過,也有廠商要求客戶自己先付,屆時有損壞再討論求償方案
這部分就看合約怎麼談了,可以自己或請監工確認保護工程是否完善,
避免造成損壞,不然還沒入住就被記上一筆
以HK HOME來說,
歐德系統櫃,免費丈量、不收設計費和監工費,以工程費為主
簡師傅部分包含:保護、拆除、木作、電路、油漆、粗部清潔,也只有工程費
為什麼沒有監工費呢?
當初認為施工範圍不大,卓設計師表示和簡師傅合作多次不需要監工,
我們選擇信任,就沒有特別委託第三方監工
另外我們也沒有認真一筆一筆對估價單的材料
而大樓管理保證金為5萬,清潔費 1千/天
最後整修費用,歐德約 70萬,簡師傅部分約 20萬
2-5. 裝修各期付款比例
付款可分成訂金、中繼款、尾款、追加款,
主要以現金、匯款或即期支票為付款方式
總金額會先以第一次的出圖粗估,
如果有改圖就有追加款
尾款在交屋驗收後才付,付款比例每家業者和設計師不同
以歐德來說~簽約日要付總價30%,尾款70%驗屋時才付
我們當時簽約時先付了20%(2017/2/24)
第二次看設計圖再付10%(2017/3/10),但又改了一次設計圖,
所以第三次看設計圖,付款新增的追加款(2017/3/24)
最後完工驗收附尾款70%(2017/5/11)
最近(2019/3/18)聽朋友找私人工作室裝修,
系統櫃只是進場,但還未完工,居然就寫要付款70%,
最後約設計師驗屋居然no show...
總之~大家可以看一下合約的合理性
營建署有建築物室內裝修的設計委託及工程承攬契約書範本可以參考
朋友說沒有經驗,沒有認真思考合理性啊
最後~放幾張很像完工照片的張3D圖
彩色列印方便討論但好浪費阿啊啊,
上圖大張的是第一次討論,下圖小張的是第二次討論
最後的顏色和細節更改就以電腦確認~
施工過程和完工的照片,就後面的文章分享吧!
順帶一提,HK HOME室內實際坪數大約30坪(扣除陽台)
客廳、吧台跟書房↓↓↓
玄關、餐廳 ↓↓↓
廚房、餐廳 ↓↓↓
主臥 ↓↓↓
小孩房 ↓↓↓ (只先規劃衣櫃部分)
再次說明:關於HK HOME裝修的文章內容,
大多是我們和朋友的經驗,或是網路和書的資料整理
但我們畢竟不是這方面的從業人員
如果說法或觀念錯誤,請多多指教 🙇
總之,裝修和看房購屋一樣,記得做功課
有做功課都可能被卡油或擔心被騙
如果傻傻地什麼都不懂,專業團隊也會忍不住想卡更多油吧XD
繼續閱讀其他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