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過程,以下六種鞋款我都買了一雙新的...
包括:平底鞋、低跟涼鞋、運動休閒鞋、帆布鞋、雨鞋、拖鞋
有些真的是本來的鞋底快磨平+腳水腫太緊而買
有些則是...剛好折扣+被壞朋友推坑買的~
結論:基於安全和舒適考量,孕期換雙鞋吧
值得買的推薦順序:
運動休閒鞋→ 拖鞋→ 平底鞋→ 低跟涼鞋(冬天雪靴)→ 帆布鞋→ 雨鞋
以下就來分享各鞋款買完後的建議
至於牌子就看各自的預算和折扣吧!
(本文圖片有些取自各鞋子品牌官網)
然後腳水腫、抽筋、痠痛的問題,
除了卸貨之外,覺得 震動按摩滾筒和腳底按摩最能改善!
一、先說一下〔懷孕前穿買鞋的習慣〕
相對來說我不是鞋控,全部的鞋子大約維持在12~15雙
雖然也超多... 但通常買了新鞋就會丟掉/ 捐贈舊鞋
畢竟東西只會愈堆愈多,還是要適時克制及處理
(關於捐贈的文章➡️〖樂捐〗二手物資捐贈及處理– 衣物鞋包 )
我不愛穿高跟鞋,懷孕就更不可能穿了~
即使幻想當個優雅孕婦穿上好美的高跟鞋,
但目前也只剩2016年的婚鞋,
本來打算孕婦寫真再度派上用場~
後來在家自己拍攝根本沒穿鞋(有興趣可點下方連結 😊)
我喜歡腳趾頭包起來的安全感
冬天冷的時候偶爾穿雪靴、長靴
為了爬山有一雙登山靴Caravan,
下雨天 會穿的雨鞋和拖鞋
夏天還是需要低跟涼鞋透透氣,
春秋很適合平底鞋、帆布鞋,
最常穿的是運動休閒鞋,機動性最高,符合我運動風的打扮
二、孕期買鞋原因百百種之〔孕期買鞋的原因和注意事項〕
孕期買鞋主要是為了舒適和安全
造成不舒適的原因首推腳水腫了吧!
然後安全性就跟鞋況有關了(鞋底是否磨平、表面是否破損...)
總之,我的孕期新買了這六雙鞋⬇️~先放張照片
本來沒有預期會買這麼多雙鞋&寫這篇記錄,
所以前兩雙都穿了一陣子才照相 ,鞋子都有一點髒而且廠牌logo都磨損了
講一下六雙鞋為什麼而買&價位:
5/26 (18+6wks)參加婚禮坐了一個下午,
腳居然超腫...回家路上腳跟磨破皮超痛
經過arcorina特賣會兩雙2500元,買了① 平底鞋&② 低跟涼鞋
然後8/27 (32+1wks) ③ Feiyue帆布鞋特價990元(原價1980元),
原本那雙洗過之後泛黃+腳水腫買了大一號。
最常穿的運動休閒鞋和拖鞋的鞋底快磨平,雨天都有點滑
所以8/26 (32wks)買了④ Skechers運動休閒鞋(原價2690元但忘記折扣了)
最後,壞朋友推坑忠孝店的in the playground租約到期,
8/28 (32+2wks)買了五折的⑤ Hunter雨鞋(4880→2440元)
還有七折的⑥ havaianas拖鞋(1450→1050元)
懷孕的月份也會影響買鞋的鞋款,
我的孕期是1月~10月,冷的時候腳還沒水腫,甚至不知道自己懷孕
後來懷孕20~30 週有些鞋子漸漸穿起來不舒適
下圖為本來就有的鞋子,打算生產後再繼續穿的鞋子
總之~孕期買鞋的重點~
買曾經穿過且舒服的品牌(例如我的Skechers和 havaianas)
或是之前很喜歡又舒服 完全同款的鞋子(例如我的Feiyue)
最重要的還是~記得試穿!!!(例如我的arcorina和Hunter)
三、我在孕期〔買的鞋款值得嗎?〕
以我孕期買的這六雙鞋~都滿值得的~真的!
畢竟有些我剛好要換新的,只是剛好懷孕了...
當然不一定要選擇這些品牌,
不過還是要比較一下
孕期推薦買鞋的款式順序:
運動休閒鞋→ 拖鞋→ 平底鞋→ 低跟涼鞋→ 帆布鞋→ 雨鞋
如果是冬天,低跟涼鞋就改買中短筒雪靴或短靴吧~
至於長靴就不值得買,整個包住小腿會讓腳更腫漲
以下來介紹一下孕期時各鞋款選擇的重點 & 比較偏好的品牌
① 平底鞋
或許娃娃鞋、芭蕾舞鞋、牛津鞋、樂福鞋、莫卡辛鞋...都屬於此類
對我而言,摺疊鞋更符合我的設定
因為可以摺疊,通常相對柔軟,包覆腳背的部分也比較少
多數也採用真皮材質及柔軟橡膠大底~很適合孕期腳水腫穿
這次經過特賣會買的arcorina有符合需求
曾經買過viina覺得很好穿,會想再回購的牌子
而且viina還有母女親子鞋款~好可愛❤️
以上兩款我沒有磨腳期的問題
孕前買的Fair Lady曾經歷過摩腳期
鞋底相對厚一些,皮相對沒這麼柔軟,
不過喜歡底厚一些的人可選FL
順帶一提,以上三款都是台灣的品牌喔!
另外買過Maud Frizon是法國品牌,覺得普通
跟足底接觸面的地方做工不精細,穿了一陣子居然翹起破損>''<
如果喜歡包覆腳背一點,DIANA漫步雲端樂福鞋也很好穿(台灣品牌)
只是孕期水腫連足背也略泡,後來的設計多偏花俏就沒購買~
② 低跟涼鞋
我對低跟涼鞋相對沒這麼愛,也沒研究,所以沒有特別推薦的品牌
但老實說,有點跟的鞋子(大約3-4cm)穿起來除了比例好,其實反而好走
懷孕後喜歡鞋底有點軟+厚度的
腳踝不要過於複雜的設計或綁帶(例如:羅馬涼鞋)
如果有綁帶可以有點鬆緊帶的延伸空間~
孕期在特賣買的arcorina就有符合需求
另外孕前買的Isabella可以略調腳跟部位的鬆緊,
雖然硬底的,但也不至於走多一些路就腳痛
其實運動款的涼鞋也不錯,滿青春洋溢
③ 帆布鞋
買過滿多牌子的帆布鞋,嘗試過低筒、中筒,是個百搭的鞋款~
帆布鞋底相對其他鞋款較硬,有些忘記感受和確切的品牌...
其中Converse的ALL STAR系列楦頭比較窄,懷孕如果腳腫就不太適合~
應該很多人買過,我至少買過三雙
Lacoste 和 近期買的兩雙Feiyue飛躍 法國版 楦頭部分都較寬一些
至於買過台灣平價的FUFA富發牌,鞋版相對比較不適合我
另外,我比較喜歡帆布鞋頭有一些非帆布的材質設計(如下圖的Converse和Feiyue)
附註:Feiyue是1920年源自上海的牌子,後來仿冒等問題銷售差,
但法國商人於2006年註冊Feiyue的國際商標,重新設計並推到時尚圈
總之,Feiyue目前有中國版和法國版,當然款式設計不太一樣
我買的是MADISON台灣獨家代理的法國版~(資料來源:wikipedia, Madison)
本來潔白的飛躍帆布鞋...被穿成這麼髒也不得了
想當年(其實也才2016年)還拿來拍婚紗跟婚禮跳舞~哈
④ 運動休閒鞋
懷孕29周前都還有去健身房划船、RDL、深蹲或用一些機械
後來去健身房的頻率變少決定先請假~
運動模式就改成游泳(這就不需要穿鞋了~哈哈)和 快走跑步機
先來一張運動休閒鞋的合照
依序為:
Skechers SPORT / Mizuno wave rider 20 / NIKE run natural / Skechers RUN
因為上一雙Skechers底快磨平,但又覺得這牌子很好穿,所以又入手一雙
兩雙鞋底不太一樣,第一雙官網歸類在SPORT(下圖右),鞋底相對柔軟
這次買的歸類在RUN(下圖左),鞋底支撐跟避震真的相對好,適用健身房鍛鍊跟跑步機
Skechers的優點:很輕、很多不用綁鞋帶的鞋款可挑
→ 後期真的不想彎腰綁鞋帶,因為肚子會卡住,哈哈😂
真的很推薦Skechers不需綁鞋帶款,好適合孕期穿!
⑤ 雨鞋
買雨鞋時很猶豫要低中高筒哪款~因為腿型不夠美就沒買低筒
上一雙雨鞋是高筒,加上自己有高筒長靴,
所以最後決定買個中筒雨鞋來試試!
中筒雨鞋不錯,可以搭配可愛的中長襪或內搭褲~
我的上一雙雨鞋是Joules (2016/5~2017/10)踢到東西割破才捨不得丟棄~
不過好家在有雨鞋保護,不然受傷的應該是我的腳吧...
穿脫雨鞋其實很費力,但下雨不會腳濕濕又很棒
老實說,孕期其實不太適合穿脫費力的雨鞋
但如果真的很想買,又沒有碰上Hunter打五折,私心覺得Joules比較好穿柔軟~
兩個都是英國的牌子,Joules價位較便宜一些
Joules原價3380元,Hunter原價4880元
而且如果喜歡雨鞋繽紛色彩的,滿推薦Joules,花色選擇很多!
⑥ 拖鞋
拖鞋就是一個在家裡附近晃晃很隨性舒服的首選!
2017年去蜜月時在義大利買了一雙拖鞋(品牌O-bag),
但這個設計在孕期水腫有時候會磨到足背,穿襪子會好一些
所以覺得夾腳拖鞋最舒服~
10/17 陣痛去醫院待產也是穿夾腳拖,剛好這天下雨...
havaianas 拖鞋又可以回收,造型也很多元好看,當然就繼續購買了~
兩雙造型、顏色其實大同小異,只是第二雙的帶子是皮革相較柔軟。
四、怎麼解決〔腳水腫及抽筋的問題〕
孕期的『行』除了跟鞋子有關外,
足部的水腫 & 抽筋 也是個大問題,
懷孕夜間頻尿影響睡眠外,半夜再加上抽筋根本睡不好~
我抽筋主要是小腿,偶爾嚴重連足底都會
所以分享一下網友的建議和我自己的解決方案:
① 抬腿
大家都說要抬腿,但我覺得抬腿的姿勢不舒服,
所以我孕期沒在抬腿~
② 彈性襪
偶爾上班會穿大腿彈性襪360Den,
廠牌不是很確定,是跟專門在醫院賣彈性襪的廠商購買
為了防止滑落在大腿處有一圈膠,但勒一天下來也超癢超不舒服的,
而且懷孕後期穿脫彈性襪根本超費力,睡覺也懶得穿
所以真的很偶爾才穿~
③ 按摩滾筒
按摩滾筒有很多品牌跟造型,
例如:球狀、花生米、筒狀(美國GRID, 美國Rumble Roller)、R8 手持式深層筋膜放鬆器
(以上點選關鍵字可連結山姆伯伯工作坊的)
我有一個筒狀狼牙棒(美國Rumble Roller),但以上都要用身體或手的力量,
有時候好累,『電動』就太重要了!!!
我買的是AURORA震動按摩滾筒
迷彩設計,外部紅色滾筒+內部灰色震動滾筒搭配販售
有興趣的可以去真男人文創商行購買,還可以順便支持運動員~
2017/10(原價6400元)和2018/2(原價6800元)各買了一個~
都是與郭婞淳合作的特價活動,分別用75折和7折購入~
雖然全身很多地方都可以使用,但我主要拿來舒緩腿部
有四段式的模式可選擇,很夠力!
其實商品注意事項有寫:孕婦及12歲以下請勿使用...
所以我這樣算是錯誤示範 大家還是要謹慎評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④ 足底按摩
很多人都說孕婦不能按摩、要選專門按摩孕婦的、足底小腿很多穴道會流產blah-blah-blah
但是,我覺得專門按摩孕婦或是美甲美容那種的按摩風格,
根本只是摸一摸,對我完全沒有舒緩的效果啊!!!!
但足底按摩是我覺得最重要、最舒服、最有效的~
每次按完都覺得腳消腫(穿鞋子真的有差)、特別好睡!
果然傳統足底按摩、泰式按摩才能滿足我的重口味
但是懷孕不太方便躺著,而且肩頸腰又更多穴道,
所以還是足底按摩就好~其實不是每一家店都願意幫孕婦足底按摩~
我也是詢問了三家店,才找到師傅認同孕婦可以足底按摩且有經驗的,
(中和連勝街的佳珍足底按摩,周師傅,700元/1小時)
孕期第一次足底按摩是在29+2wks的時候,到目前39+2wks~
短短的10週已經足底按摩12次(大概5-7天按一次)
然後按摩後有些地方會瘀青...我稱之為「氣結不順」
後面幾次瘀青狀況有改善,或是變成在小腿內側
不過孕前我就有重口味按摩的習慣啦,
例如:讓師傅用滾輪瑜珈棒滾全身、石頭敲打經絡...
所以懷孕期間到底可不可以足底按摩?真的因人而異,
只要孕媽咪有一點點不放心,就別嘗試吧~
現在很多孕婦專門的按摩中心,或許是個替代選擇
五、關於孕期分享 x 行的〔題外話〕
有些關於『行』的紀錄太零碎,但又想把這些感想寫下來
所以就一併寫在這篇吧~
1. 懷孕中後期就很少騎機車,
大多走路、大眾運輸、計程車、家人開車
不過37wks還是騎機車回娘家(大約15分鐘的路程),然後就被唸了
其實騎機車在台灣真的滿危險,因為路好爛...
2. 坐捷運時大多有位置,被讓座的機會也很高
初期孕吐幾乎沒有出門,所以拿了好孕貼紙也很少派上用場
中後期孕肚比較明顯,好孕貼紙就沒這麼必要了
被讓座的時候覺得很溫暖
但偶爾被坐在博愛座的爺爺婆婆讓座,很不好意思
還有一次上公車只是要搭兩站,
司機立馬廣播「這站有孕婦上車,請讓座喔!」,真的太熱情了
3. 不知道大家懷孕後,會不會很習慣把手放在肚子走路,
是怕一個碰撞可以用手擋掉,本能想保護寶寶嗎?
整個孕期覺得自己很幸運了 🍀
腳水腫不算太嚴重,至少還看的到腳踝,鞋子也還穿得下
希望卸貨後減少壓迫,就可以緩解水腫和抽筋問題~
坐完月子,督促自己穿回運動鞋,努力運動恢復身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