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們設定的預算和條件,這些篩選出來的房子
會符合期待嗎?看房時和看房後能注意什麼?
就用下面兩節來分享!
第三節 現場看房
第四節 看房後工作
如果還沒看上一篇文章 請點連結⬇️
第三節 現場看房
這部分也是Horse花比較多心力,我偶爾參與
3-1. 不要排斥看高於預算或是非預期中條件的房子,
了解一下總價較高的房子貴在什麼條件也不錯
反正『看中學』,這邊要來套句福爾摩斯名句
『You see, but you do not observe. 你是在看而不是在觀察。』
看房子更精確地說是“觀察房子”,注意優缺點並分析
思考後提出詢問,『問中學』,獲得一些客觀性地總結
例如:可注意大樓或電梯公佈欄的公告,上網搜尋社區資訊,大樓是否同時多間出售...
重點:多看多問,但看屋過程好惡不需過分表現
表達超喜歡,可能會被房仲牽著鼻子走
一直嫌棄屋主的房子,有失禮貌,也不會因此獲得好價錢
3-2. 『記得做筆記,由內而外,由大到小』
通常房仲提供的物件單資料就很齊全,也會口頭簡單介紹
不過物件單跟現場多少有些差異,這就需要自己筆記(描述和畫畫)了
由內而外:室內→公共空間→整體結構→周遭機能及嫌惡設施
室內、公共空間、整體外觀再進一步由大而小
大至格局、採光、通風、漏水、第一眼感覺...
小至管線消防、排水、社區評價...
我對大的定義是用看和感覺,小則需要動手使用工具測量
有些人建議看房要帶一些道具,像是:皮尺、手電筒、乒乓球......
我們覺得第一次看房還不需要這麼誇張,
但我們有簡單的沖馬桶、測試水槽是否阻塞(建議取得屋主同意比較禮貌)
如果內到外&大面向都滿意,再約後續看房評估小面向也不遲
除了第一眼感覺外,舉一些問題給大家參考~
▣ 室內:有無陽台外推等二次施工?梯間可放私人物品?裝潢合意程度?
冷氣室外機位置?冷氣是吊隱式嗎?漏水(衛浴, 廚房, 靠窗牆)嚴重嗎?
維修孔、配電箱位置如何?
▣ 公共空間:電梯數目與戶數比,梯間格局,停車場出入口位置?消防及逃生?
垃圾有廚餘或回收?使用專用垃圾袋?保全輪班模式?社區維護及品質?管理費?
頂樓水錶、抽水馬達、水管外觀...
▣ 整體結構: 棟距如何?有無瓷磚脫落?抗震等級?建材為何?穿樑孔?裂縫?
▣ 周遭機能:學校/醫院/郵局/市場/公園/圖書館/運動中心......
嫌惡設施:加油站/瓦斯行/高壓電/殯儀館/墳墓/ 飛機場/特種行業/垃圾場/廟宇......
很多東西都是一體兩面,市場固然方便,但也可能有髒亂或吵鬧的問題~
▣ 其他:為什麼要賣?賣多久了?中間有人談價嗎?轉手幾次了?底價多少?
第四節 看房後工作
看屋後的工作,是Horse和我一起討論
我覺得這過程很像大量傷患分類 S.T.A.R.T. (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
4-1. Simple Triage(簡單 檢傷):當天看完的房子就先簡單分類、挑選
千萬不要拖到都忘記房子的感覺了才來做這件事~
物件單有筆記,房仲業者網站有照片(信義房屋還有3D互動看屋)
但只有當天立即比較的記憶和感覺最真實
4-2. Rapid Treatment(迅速 處置):
分成4個情況,物件單寫下原因&分不同資料夾收納
▣ Decased/ expectant (black)
絕對淘汰的物件,例如:有大廟, 大樓出入口位置不佳, 大樓or室內格局歪斜...
▣ Immediate (red)
滿喜歡而要立即處理的物件,寫下基本條件外,還有哪些加分條件?
例如:垃圾放置冷藏櫃內, 管委會盈餘很多, 免震的防震工法...
▣ Delayed (yellow)
可接受但有小缺點的物件,寫下在意的缺點是什麼?
例如:沒有廚餘回收, 系統櫃設計不完全實用, 牆壁會透光...
▣ Walking wounded/ minor (green)
可以暫時忽略的物件,因為開價完全超出預算,只是看爽的
4-3. 當傷患的病情改變時,顏色的分類會改變,
一樣的道理,隨著看&問,我們對房子的滿意程度&需求可能會變
簡單來說:放棄黑色,忽略綠色,處理紅色,注意黃色
▣ 針對滿喜歡的物件,安排不同時間或天氣多看幾次
舉例而言:上下班時間看交通, 晚上看點燈率,週末看非預期攤販,
上午看日出直射,傍晚看西曬,雨天看漏水
...
有些物件我們看了4~5次,周遭環境看了無數次~
▣ 針對可接受的物件,了解小缺點的原因,可能改變嗎?可以接受嗎?
以我們而言~在第一次下斡旋失敗後,重新看了yellow資料夾
了解牆壁會透光是屋主當初客變客衛位置,而透光的牆是封起來的窗戶
或許因為西曬或漏水,從 red 改到 black 或 yellow 資料夾
當小缺點解決時,則從 yellow 改到 red 資料夾
其實,牆壁會透光的物件,就是HK HOME
4-4. 如果一直看不到滿意的房子,就等待新的物件釋出
也可以在允許範圍內,放寬條件或是預算
例如:從板橋區域,放寬到靠近板橋的中和或土城;
距離捷運站15分鐘但公車方便;從最高2000萬加到2100萬
我們看了3~4個月,大約40~50間就找到喜歡的房子,算是很有效率
附上我們看的物件單照片,有些新物件來不及建檔物件單就去看了~
網友分享很多人看了三四十間才慢慢了解自己需求,
看了上百間,最後決定回頭買一開始看的房子
別灰心,總會覓得意中房
本來有考慮預售屋,但完工且符合條件的已售完
還沒完工的,要2018年底之後才有機會交屋,
所以主要以中古屋的看房經驗分享了~
繼續閱讀其他篇文章 ⬇️